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6月21日,一位退休纺织工人在大华博物馆内如数家珍地给孙子讲解纺织机械历史知识。回忆起曾经的纺织工作,老人热泪盈眶,他说非常感谢国家能将这种老厂房升级改造留下来。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工业遗产是人们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是一个区域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和民间都在关注工业遗产,在有效保护基础上,探索利用发展新模式,推动工业文化传承发展,使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让工业遗产及其背后的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文化价值,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利用物质遗存及非物质遗存,形成各具特色的利用模式,让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这当中,工业博物馆是传承工业文化的载体,也是保护利用的一条路径。目前,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

陕西是全国“156”工程和“三线建设”项目最多的省份,保存着丰富的当代工业文化遗产。“一五”时期,国家在陕西的工业投资额达17.3亿元,限额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57个,其中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有24个布局在陕西,初步奠定了西安、宝鸡等作为工业城市的基础,陕西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我省部分传统企业逐渐衰退,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保护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旧址。

老厂房的华丽变身

从旧址遗迹到文化地标,从废弃厂房到城市艺术空间,一些经过改造和再创造的工业遗产,开始快速向文化艺术空间转型。

2002年,秉承着“旧厂房、新生命”的理念,践行老厂房活化再利用的城市更新方式,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诞生。由入驻企业、商户带动的商品物流供应链及衍生文化效应,将间接拉动就业岗位4000余个,对带动本区域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1年,大华纱厂旧址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始建于1935年的西安大华纱厂是西安最早的现代纺织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陕西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大华纱厂开始亏损,最终在2008年因为经营不善申请政策性破产。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改造后的大华1935,致力打造纺织文化传承、精品剧目视听、艺术品展览、都市休闲相融合的大型综合文化中心

2013年,“大华·1935”项目的先期呈现——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如果说,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重在以创意为老厂房寻求再生之路,那么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则通过将工业实物的展陈,为人们翻开了一页属于城市工业的历史。

“我们面前的这座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就是当年大华纱厂的正门,现在被称为‘老南门’。从1935年落成至今,它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讲解员折光利说。

在工业实物的展陈区,机器设备、厂房设计、选址规划、生产工艺记录,让工业科技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几乎与“大华·1935”同期,2012年7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与灞桥区委、区政府等部门多方合作,保留并改造原纺织城核心区主厂区,并将其更名为半坡国际艺术区,旨在以艺术的特殊价值带动工业遗产“蝶变”。

越来越多的老厂房华丽重生,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能够追溯工业历史风貌,唤醒了深藏于他们内心的工业发展恢弘记忆。掩于岁月的工业传奇,正在被重新梳理,为我们讲好陕西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保护利用的探索实践

2017年,省工信厅会同省文物局启动“一五”及“三线建设”时期在陕“156”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业遗产调查。

2017年12月,宝鸡申新纱厂进入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名单;2018年10月,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陕西有铜川市印台区的王石凹煤矿和延安市延长县的延长石油厂2处工业遗产入选;2019年底,陕西省“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定边盐场”“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蒲城长短波授时台”3处工业遗产进入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梳理、认定,陕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陕西是文化大省和文物大省。多年来,我们的文化遗产特别是文物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工业遗产保护整体上仍然相对薄弱。”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陕西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陕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羌薇仍不乏担心,“对工业遗产认识不足、总体存量不清晰、缺乏保护标准,是当前陕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大华1935形成开放、自由、流动、互动的参观游览空间,每逢假日,该地就成了年轻人的潮玩基地。

见证历史更要启迪未来

有效的保护是合理利用的前提。羌薇介绍,目前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遗产保护公园、城市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根据历史基础、区位优势等条件确定不同的发展路径。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要做好各类资源的统筹协调,打造围绕工业遗产为核心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羌薇说。

陕西的工业遗产,特别是近代一些民族企业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工业项目,包含着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富强的重要见证。

保护好、利用好工业遗产,不仅是为了留存城市工业发展的印记,更是为了对未来的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启迪。


解难题:让工业遗产真正发挥作用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一些大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较好,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工业遗产缺少资金支持,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还有部分地方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并不重视,甚至急功近利,用宝贵的工业遗产来发展房地产。另外,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不像保护文物一样具有强制性,一些工业遗产并没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其“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重视程度和保护力度。

经过十几年来持续扩展,中国的工业博物馆在形式、定位、展陈方式等方面已逐步成熟和多样化,成为收藏、阐释、保护和研究工业遗产的重要场所。但是,目前依然存在非国有博物馆遇到设立症结、藏品法律地位不清晰和社会化程度有限等需要解决的难点。

非国有工业博物馆的设立存在程序困境。工业企业本是最直接、最有条件设立工业博物馆的主体之一,但是按照现行博物馆法规规定,博物馆正式成立以后,藏品属于社会公共财产而非个人或任何企业,终止博物馆时资产处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法直接分享博物馆体系的专业指导和文化红利,这使许多企业对于“博物馆”望而却步。

工业博物馆的藏品缺乏法律地位。由于在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并未对可移动工业遗产作出认定。因此,实际操作中所藏工业品没有文物地位,不受文物保护法保护,缺乏必要保护资源。

工业博物馆的社会化程度尚待提升。一方面是研究有限,缺乏与外部科研力量的合作,使得本应最有看点、最能孕育出新产品的再展现沦入平庸和“老生常谈”。另一方面是开放程度不够,相当数量的工业博物馆,特别是企业博物馆开放时间短,参观流量有限,社会认可度不高。

“我们完全可以把工业遗产变成城市的地标、亮丽的名片、网红打卡地。”孙星建议,发展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工业旅游、研学旅行,形成生产、旅游、教育、休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体验新模式。

未来,希望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让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也希望政府能够进行更好引导,有更多资金来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使其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马雨墨 刘坤)


推动公众“看工业”

本报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助推老工业城市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变。

按照《方案》,我国将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产业创新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协同互进,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

为探索打造“生活秀带”的有效路径,《方案》要求建立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机制,评估工业遗产价值,建设工业遗产数据库,为科学规划、分类保护、有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让陕西工业遗产更好“活”在当下

6月22日,游客在蒙蒙细雨中游览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老钢厂的改造既体现城市艺术活力和时尚精神,又实现产业建筑文化的延续,以及城市更新型建设的示范。


唤醒沉睡的“富矿”

关停的煤矿、古老的作坊、废弃的工厂……这些曾经的“工业引擎”承载着城市记忆,见证了历史风貌,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中被遗忘。如果能保护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推动它们以全新的形式创造财富,不仅能传承工业精神,更能唤醒沉睡的价值。

如何才能充分开掘这座“富矿”?一方面,需要进行“工业考古”,应用数字化手段,对不同工业发展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加以测绘、记录和存档。另一方面,持续注入文化“活水”。工业遗产的重新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发掘其背后凝聚的独特文化理念。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工业遗产历史悠久,应保护优先、以用促保,既要防止因过度开发而保护失当,也要尽量规避因过分限制而难以改造利用。(金言)

来源:陕西工人报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鲜康 摄)

内容来源:今日头条
角标
继续阅读(剩余50%
我要举报